中国 大连日报 2003年12月3日
特刊:大连振兴老工业基地 第4期:打头阵创新业

大连软件园的招商让国内同行眼热,到现在,入园企业150家,外资企业比例超过1/3,其中包括通用电气、IBM、松下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有10家。今年9月以来,日本古野电气、美国IBM公司、日本CSK公司相继在大连软件园设立软件研发中心。曾经有人好奇地问过:“大连软件园招商肯定有能人,他们是谁?”

是的,一个企业的成功,背后必定有一个为它付出心血的团队,大连软件园也不例外,一大群优秀的软件业人才在为它的发展倾注着心血,这其中也不乏来自异国他乡的外国专家。三上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且在世界著名软件企业落户软件园的工作中默默地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上先生的中国软件梦

本报记者 王蕴慧

三上先生全名叫三上吉彦,日本人,今年62岁了。

62岁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称之为老人,然而,见过三上的人没有人会把他叫老人,因为他实在显得很年轻,无论从相貌还是从工作活力还是心理年龄。

三上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一张清矍慈善的面庞,在来大连之前,他在日本的IBM公司工作了36年,一直到退休。三上说,像所有要退休的人那样,对于退休之后自己要去哪里,他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让他决定去中国的,是历史。美国大学的MBA毕业的三上喜欢研究历史,尤其喜欢研究日本的近现代史,他发现,在日本的近现代中,日本对中国做了“不好的事情”,这在他被派驻台湾工作两年中尤其深受触动。所以他决定在退休之后到中国来,为中国的振兴做贡献,为中国的青年一代服务。

三上想到了也做到了,他首先选择了大连。1998年,与三上一道在日本IBM工作的前辈牛岛五郎先生找到三上,让他来大连为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做一个题为《WINDOWS和因特网时代的多语言处理》的专题报告。那一次他第一次来大连,大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朋友们说,大连非常适合日本人工作,一年中除了12、1、2三个月,其他时候的大连都像天堂一样美好。2001年9月,光荣退休的三上应聘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语教师,2002年7月,三上应邀到大连软件园工作,成为园内日本业务总监。利用过去在日本IBM公司工作积淀下来的工作关系,三上积极与世界著名的软件公司联系,每年他都要跟大连市的招商团到日本两三次,做联络工作、做市情、行业介绍,在他的促成下,日本IBM公司、埃森哲公司、欧姆龙公司、CSK公司、古野电气公司、FTS公司、松下公司分别在大连软件园设立了分公司、开发中心。

对于软件业的发展,三上认为,软件业的发展主要是靠人才这一资源,其次要有本土化的企业。目前大连已经拥有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人才培训基地,这方面很好,下一步,大连应在引进企业方面在做努力。三上认为,大连的外资企业非常多,外资企业多主要是投资者看好了这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而对软件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是企业的主要成本,目前大连的软件人才的劳动力价格仅为日本的1/7左右。但是纵观日本、台湾的软件业发展,三上认为,在中国,软件业劳动力的价格会逐步上升,这个速度不会很快,但趋势是肯定的,因此,中国的软件业在保持自己劳动力价格优势外,应有本土化的软件企业,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性。

三上平易近人,因此非常受跟他一起工作的中国年轻人的欢迎,三上也喜欢中国的年轻人,他说,中国的年轻人非常好,工作努力,学习认真,因此,工作闲暇时,他总是很乐意解答大家的问题,在日语里,“三上”的发音是“米嘎米”,因此工作中,小青年们 总是亲热地喊三上“老米”。周末的时候,热衷登山的三上喜欢参加大连一个爬山会组织的活动,对未来,三上说他有一个“梦想”:在大连工作5年,然后去沈阳工作5年,再去北京住上5年,三上说,那时我就75岁了。去年11月16日,三上冒着雨雪,和同事们登上软件园牛角山,俯瞰软件园的全貌,并徒步穿越整个软件园规划区,全面了解了大连软件园的整体地理地貌和明年的工程建设规划。

第二天,三上赋诗一首,并通过邮件发给了公司同仁,诗是这样写的:

让我们一起来登山

让我们一起来登山,向更高的地方攀登。
我们眺望到黄海,还有远方的山谷和山峰。
迎面吹来寒冷的风,但阳光照耀在海面,
散发着温暖的光。

让我们一起来登山,向更远的地方攀登。
闭上眼睛,让我们想象山那边的地方,
那是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城市,
现在是中国的北方明珠。

让我们一起下山去,向着山谷的方向。
在那边,我们要建造新的街市。
用我们的技术和我们的努力,
在那里,建设和平与美好的未来。

日语翻译

Mr. Mikami's Dream of Dalian Software Dream

回到首页(日语)


Created on December 5, 2003. Updated on December 16, 2003